收藏
0有用+1
0

王延轶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
王延轶,1981年出生,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学士,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系免疫学硕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博士,研究员。2010年5月加入中国致公党。
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分子免疫学学科组组长,致公党武汉市副主任委员。 [1-2]
中文名
王延轶
外文名
Yan-Yi Wang [3]
性    别
国    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81年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武汉大学
政治面貌
致公党党员 [2]
现任职务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
行政级别
正厅级

人物履历

播报
编辑

教育经历

2000.09-2004.06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学士
2004.08-2006.06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系,免疫学,硕士
2007.09-2010.06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06.08-2010.10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
2010.11-2012.02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2012.03- 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分子免疫学学科组研究员/学科组长
2014.07-2015.06 武昌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挂职)
2014.09- 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病毒病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4.12-2015.12 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所长助理
2015.12-2018.10 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副所长 [4]
2018.10- 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所长,致公党武汉市副主任委员。 [5-7]

担任职务

播报
编辑
湖北省青联委员(2017年6月当选) [7]。政协湖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10]

职务任免

播报
编辑
2023年12月4日,中共武汉分院分党组:经研究,决定:王延轶同志任武汉病毒研究所所长 [11]

所获荣誉

播报
编辑
2017.05第十二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
2015.12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三)
2015.12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015.05湖北省青年五四奖章
2015.02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三)
2014.08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13.11第四届武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3.10国家万人计划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排名第一)
2013.03武汉市三八红旗手
2012.11第三届武汉青年科技奖
2011.12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
2010.10中国免疫学青年学者奖
2010.10武汉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4] [9]

主要成就

播报
编辑

学术兼职

2013/01至今 中国免疫学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3/11至今 湖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
2016/02至今 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

学术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
研究内容
1. 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机制
以RNA和DNA病毒的感染为研究模型,运用表达克隆、亲和纯化等多种筛选方法,寻找病毒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诱导I型干扰素表达这一过程的关键调节蛋白,从分子、细胞、动物模型等层次阐述它们的生物学功能与调节机制,揭示这些调节蛋白的失调在感染与免疫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2. 炎症反应信号转导及其调控机制
病原微生物感染后,通过模式识别受体激活转录因子NF-kB,诱导TNF、IL-1等炎症因子的表达。这些炎症因子进一步激活NF-kB,诱导下游效应蛋白。我们将系统地鉴定参与炎症因子表达、调节及发挥效应的关键蛋白,研究这些蛋白的分子作用机制,利用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研究这些蛋白在炎症反应中的功能。 [4]

学术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WWP2 调节TLR3 信号转导的机制,31170792,2012/01-2015/12,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TRIM32 调控MITA 介导的抗病毒反应的分子机制,31270932,2013/01-2016/12,主持
3.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2013/01-2015/12,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31321001,2014/01-2016/12,群体骨干
5.973 计划项目:动物病毒-宿主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2014CB542600,2014/01-2018/12,参与
6.973 计划项目: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逃逸与免疫病理研究,2015CB554300,2015.01-2019.12,参与
7.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细胞抗病毒反应的分子机制,31425010,2015/01-2019/12,主持
8. 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DNA病毒与宿主天然免疫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QYZDB-SSW-SMC007, 2016/01-2020/12,主持

学术成果

在国际权威或主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4篇,其中作为通讯作者发表11篇;通讯作者论文包括:Immunity1篇,Cell Research2篇,Cell Host & Microbe 2篇,PNAS 2篇, Cytokine Growth Factor Reviews 1篇,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1篇,Protein & Cell 2篇等,参编著作2部,在天然免疫领域内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 [4]

代表成果

2014年10月8日,Cell子刊Cell Host & Microbe发表生命科学学院舒红兵院士研究组在抗病毒天然免疫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博士生周倩为第一作者,舒红兵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王延轶为通讯作者。 [8]